2015年3月1日 星期日

台北市.延吉街聖母顯靈聖牌堂[彌]


天主聖三,缺一不可!(待修復之百年老鐘)




身為台北教友實在幸福,聖堂“俯拾即是”,大眾運輸串接各堂區,不過今天步行“遍尋”。

聖堂門牌。

彌撒暨各項活動時間表。

聖堂一樓為幼兒園,這次再從側門拍起,首見活動中心。

室內三亮點,歷任主任司鐸,

來自兩位教宗的祝福,

以及這幅少見的聖母畫作。

再來是庭院聖母像。

主任司鐸范玉言神父雖出國不在聖堂,但教友們仍自由地穿梭於神父辦公室,可見堂區情感之融洽。

聖堂主體,順著頗富童趣的窄窄樓梯,可穿越老鐘並由側門抵達二樓聖堂。

側門口,聖水桶與洗禮池。

循著牆上粗線,往大門移動,進堂聖水。

(左側)大門口正拍,瀰漫歐式古典氣息,多處使用木材質,倍感溫馨。

局部回頭望,耶穌聖心。

告解亭。

第二位主保─聖文生。

第三位主保─聖施禮華。
聖人的年代與我們相近,甚至短暫重疊,將更利於我們體認其使徒精神,據說祭台內存有聖人聖髑。
推動敬禮聖施禮華的前前主任秋神父。

哥德式祭台,尖尖的就算是哥德式嗎?!
§哥德式建築構造特徵§(自問自答一下)
1. 尖拱:運用尖拱達成教堂對於高度需求的表現。
2. 肋拱穹窿:利用仿羅馬時期樂拱的觀念,減輕屋頂的重量,使得建築構造更為輕巧,以減少柱樑系統的負荷。
3. 扶壁/飛扶壁:扶壁是一種用來分擔主牆壓力的輔助設施,在羅馬式建築中即已得到大量運用,但哥德式建築把原本實心的、被屋頂遮蓋起來的扶壁,都露在外面,稱為飛扶壁。
4. 花式窗格:大片的彩色玻璃開窗,以鉛條將其連接起來組合成一大幅圖畫,成為哥德具特色的光線處理手法,即彩繪玻璃。
最具代表建築:科隆大教堂、米蘭大教堂、威尼斯公爵宮殿。
〈以上內容整理自網路〉

祭台苦像。(尖拱)

據說是移植自西班牙古老教堂,鑲滿寶石且原汁原味。

過於特別,忍不住想看個仔細。

祭台左右聖像。

中式立燈悄悄融入整個西式氛圍。

今日彌撒由陳科神父代為主禮,心裡有點激動,
只因僅在真理電台網站看過神父講道,這是第一次現場體驗。

聖堂地址: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254號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