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特色門牌。 |
反觀神父卻是倒吃甘蔗,頗有演唱會安可曲之勢。
令我心生無比崇敬。
| 由於前兩台彌撒的擠壓,索性只能倒著拍。 |
| 四台彌撒下來,最感動的一幕─青年輔祭終於出現;而最前方的孩子,正被教導著如何在彌撒中收取奉獻。值得一提,此堂另有不少平地教友。 |
| 泰雅桌巾再現, |
| 同一系列的奉獻袋。 |
| 彌撒後,深邃正拍,才覺得眼熟,發覺無論內外,皆酷似松羅。 |
| 聖光照耀苦像。 |
| 聖體龕設計從簡。 |
| 而祭台桌用料卻不馬虎。 |
| 桌上十字。 |
| 左右聖像,主保─聖女小德蘭, |
| 聖母媽媽。 |
| 復活蠟燭,俗稱五傷蠟,因有五個乳香釘插入在蠟燭上,象徵耶穌所受的五傷。這象徵基督復活的蠟燭,一連五十天的時間,常臨在聖堂中的祭台旁,直到禮儀年常年期的開始。 |
| 堂內突兀處。 |
| 彌撒後的寧靜空間。 |
| 一角靜靜的告解亭。 |
| 終於可好好喘息。回頭望。 |
| 整趟旅程下來,深深感受每張座椅上的幸福溫度。 |
| 從牆面、苦路及掛飾, |
| 到天花板、吊扇葉片,各個角落幾近一塵不染。 |
| 驚!! 居然還有堂犬。 |
| 從室外仔細欣賞了兩片彩繪。 |
| 還有大門上的持燭天使。 |
| 與松羅相同,皆延伸出鐵皮遮雨棚,利於大空間活動使用。 |
| 聖堂側門。 |
| 佈告欄上貼滿各式活動。 |
| 就這麼從堂內拍到堂外,倒也漸漸習慣山裡的雨。 |
| 並於雨中發現一貓。 |
| 閒晃許久,遲遲不捨離去。補充:崙埤為大同鄉行政中心所在。 |
| 大口呼吸,側耳聆聽,嘗試帶回所有的記憶與體驗。 |
| 果不其然,仍舊如影隨形。 |
| 由於回頭補強了不少鏡頭,已插不進國五管制前的壅塞車潮,遂選擇了北宜。 |
| 意外領受了雲霧中愜意。 |
| 謝謝江媽滿袋的紅肉李。 |
聖堂地址:宜蘭縣大同鄉崙埤村24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