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

宜蘭.東澳聖母聖心天主堂[彌]#泰雅


牧靈工作的真實寫照─即使緩慢,仍要踏實、努力不懈。
由於是再訪,事先已電聯,準備工作完善,唯一的問題是太早到...


三點半起床,四點出門,途中路燈一一熄滅,於蘇澳聖湖下車透氣。

緊接著,便駛上蘇花。

不多久,發現有玩家在路邊"捉光",遂下車一探,隨口問了這兒是?不料,對方笑說:你居然連蘇澳港都不知道...。

不過這個點確實不錯,才拿起相機,對方又笑:你的鏡頭應該拍不起來啦...。默默走回車上,頭也不回地再次起程。

由於時間尚早(06:30),先瀏覽四周環境。
東岳,原稱東澳,又稱伊藥(lyo),因山中盛產貴重藥草金線蓮(lyo)而得名。東岳村依山傍海,具有獨特自然景觀,東澳灣周邊景色宜人,粉鳥林漁港是東岳村與東澳里的魚市集,每到四至六月是飛魚的產季。(摘自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)

部落常見之瞭望台。

圓弧矮牆繪滿泰雅風情。

一牆之隔為東澳國小。

學校教學目標。

口簧琴(泰雅語:lubuw)。
為台灣原住民泰雅族所使用的樂器,種類有單簧、雙簧、四簧、五簧等。
口簧琴用於泰雅人的自娛、男女訴情等場合,老幼皆宜,一般在出草、狩獵、喪事期間禁止使用。
除樂器實體的多簧構造十分特殊外,泰雅族口簧亦以其口簧舞著稱,男女相對,一面演奏著口簧琴,一面左右抬腳隨著音樂節奏踏跳。泰雅人也可以使用口簧代替實際語言來傳遞訊息,即將原本用「口說」的內容透過口簧,表達給對方知道。有一說法是青年男女用這種方式說悄悄話不讓外人得知,然而今天已經越來越少人還具備這種能力了。〈摘自維基百科〉

校舍古色古香,些許日式風味。

處處掛著孩子們的精心創作。

校園內滿是露營帳棚,倒也蔚為奇景。

開闊的胸襟,與自然融為一體,孕育健全身心靈。

後轉往巷弄間散步。

正當興奮取得聖堂背影時,
對街犬聲大作,差點吐出膽來,只得快步離開,
好在眼前一片美好花叢,緊繃的情緒得以紓解。

側門隨拍。

近上午八點,由正門踩拼磚步道進堂。

外觀潔白純淨,果真有如聖母聖心!

彌撒時間少見地貼於堂內。

深邃正拍。

祭台苦像之比例,逼真寫實,而背景似乎暗示我們,應多陪伴耶穌,予以溫暖。
左右聖像。

聖體龕轉而設於聖像下方。

祭台欄杆旁,司琴&奉獻袋。

堂內照明則有如街道路燈,
回頭望,屋頂甚是清爽。

門邊披掛心儀之泰雅布料,
奉獻小箱。
首見,高牆上鐫刻著教友靈位

昨日適逢60週年堂慶,未及參與,殘念。

前方坐著仁愛聖衣會的張修女(印度籍)。

旅程中第二次應教友們之主動要求拍攝大合照,仍不熟練。

聖堂地址:宜蘭縣南澳鄉東岳村蘇花路三段205號。

沒有留言: